上图为学校正门
佛山市高明区京师时代教科院附属实验学校秉承京师大学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办学宗旨,融合北大、北师大优质教育资源,按“政府支持、企业投资、专业管理”的原则而创办的一所面向未来的新型学校。学校由北京京师时代教科院统筹管理,是一所真正实现“教育名家治校,专家团队管理”的寄宿和走读相结合的全日制现代化优质学校。学校坐落于佛山市高明区杨和镇。办学五年来,现有师生1300余人。
一、以京师文化为统领,立德树人,全面发展
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立德树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
(一)京师的故事,给孩子心中埋下一颗爱国的种子
“京师”来自“京师大学堂”,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她是“维新变法”的产物,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办学宗旨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依然熠熠生辉。1912年更名为北京大学,后其“师范馆”又形成了北京师范大学。世界上没有一所大学像京师大学堂这样,从她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和国家级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她承载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和我们今天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的“中国梦”有着共同的使命。
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大学“京师大学堂”以及更名后的北京大学
每位京师附校的学子,每年都在京师大讲堂举行“品京师故事,树远大理想”演讲活动,给京师的学子从小播下一颗爱国的种子。
(二)“三景”“七节”,涵养学生良好品格,展示学生良好风貌
学校校园着力融入京师大学堂(北大、北师大)的精神元素。校门口的“京师钟”在无声地诉说着“京师大学堂”的故事,展现着戊戌变法六君子们“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爱国精神;教学楼前金色的“六品柱”,涵养学生“仁、义、礼、智、信、忠”金子般的品格;膳食中心前的“天相园”以“二十四节气”为统领,包括星座亭、日晷仪、地震仪、地球仪等构成,培养学生科学思辨的精神。
京师附校的文化“三景”
京师附校每学年开展“京师七节”的活动。春运会,每年3月下旬的第一个星期五,宗旨为阳光心态、奥运精神;踏青节,时间为每年4月份清明节所在周的周末,知行合一、拥抱自然;风采月:时间为六一儿童节,发展特长、张扬个性;启智礼:每年9月的第一个星期五,把传统文化和现代教育理念有机结合,形成了风格独特的京师文化学生“六礼”(即启智礼、勤学礼、善思礼、感恩礼、守纪礼和毕业礼),帮助他们领会中华传统文化精神,迈出勤奋好学、尊师孝亲的第一步。读书月,时间为每年10月,读万卷书、做文明人;感恩节,时间为在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让学生学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他人、感恩自己;元旦,庆祝活动在元旦节,开展以班级、以年级组为单位的活动,落实“班班有特色、人人有特长”的培养目标。
京师附校的文化“七节”中的春运会及启智礼
二、以“我本管理”理论为基础,激发办学活力,实现主动发展
我之本学校管理体系的建立,是以北大教授田秋成博士“我本管理”理论为基础,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让教育真正回归到本质,把全面发展和立德树人以及学会学习、终身学校作为主要目标,全校教师、学生自愿、自觉、自动、自发地达成自己的目标和任务。我本管理学校管理体系获得第六届中国教育博览会优秀成果奖。
京师附校的“我本学校管理体系”获第六届中国教育博览会优秀成果奖
(一)构建我本德育体系,实现师生的主动发展
1、我本管理教师团队建设,实现教师的主动发展
管理,只有从“我”中找出问题,才是真正的管理开始;管理,只有从“本”上解决问题,才有真正的管理效率。新入职的老师将接受岗前的我本培训。即认识自我、心灵成长、团队拓展,引导教师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先观照自己,从“我”中找出问题,从“本”上解决问题,培养新教师走出自我,强化“责任意识”“担当意识”;然后是理论素养、岗位职责、技能技法的培训。在教师的个人发展规划上,鼓励自主发展,打破了大锅饭的工资制度,体现了多劳多酬、优劳优酬的理念,工资自定、岗位竞争、职位竞选。真正的把学校做成一个教师成长的空间和平台。
2.“两支队伍”建设,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
“自我管理”和“我本管理”的根本区别,就是前者是外力作用于内力,内力再使行为或结果起变化;而后者直接是内力起作用,主动使行为或结果发生变化。
京师附校的两支学生自治队伍“校园小警察”及“校园志愿者”
进入京师附校,第一眼看到的靓丽风景,就是身着“警察”反光服的学生小警察,无论是出操、吃饭、午休到处可见他们的身影。
作为“我本管理”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各种“小志愿者”服务队。他们“自愿、自发、自动、自觉”活跃在校园的每个角落,让校园每个地方一尘不染,日久弥新。同时也为教师、学生服务周到,暖心而温馨。
在班级的管理中,打破了传统班级的管理结构。没有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纪律委员和卫生委员,以学队替代小组,小组成员每位都是不同角色的小志愿者,自发管理好班级。
(二)构建我本高效课堂模式,点燃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
鸡蛋从外部打破,充其量只是食物;鸡蛋从内部打破,就是生命。教育不是给你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我本管理”就是唤醒学生的内驱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积蓄正能量,形成良性循环,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能。
我本管理的高效课堂,构建了“自主课堂”及“三学三关”的模式。“三学”即从课堂结构上可以分为“学前、学中、学后”,“三关”是什么?孩子都喜欢游戏吧,我们借鉴游戏中“闯关”,把课程结构设置为“学前把关”“学中闯关”“学后过关”。一堂课下来,学生都积极参与,精力集中,气氛活跃。关于“自主课堂”,我们始终认为,要将课堂还给孩子,不能仅仅落在口头上,“我的课堂我做主”,内容自主、方法自主、教师自主。我们实行的大单元主题教学,不一定原原本本按照教科书上的顺序,而是从学生最感兴趣的入手,学什么?学生定!先学、对学、群学,如何学?方法自主!谁来教?通过毛遂自荐和推举学生小老师,完成教学任务,我们记住“信任的力量是无穷的”,孩子们有自己的沟通方式和语言,往往比我们老师讲解的更容易理解。在我本管理的高效课堂模式的构建中,学生是演员,教师是导演,除了演员的自身的水平外,导演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本管理高效课堂”在课改中国公益师训会上展示并获奖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京师时代教科院所属学校的我本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被《中国教师报》2017年3月15日第六版正版给与报道,主编王占伟以《我本课堂的三点启示》为题作了点评,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池爱富老师的《“我本管理”理念下的小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及《运用“我本管理”理念,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分别发表在2019年4月号《新课程研究》、2020年3月号《小学语文教学》。我本管理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也先后获得中国教育报刊社2018年“全国十大课改样本”及“第六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创新成果”大奖。
三、构建多元教育评价体系,实现师生、家校的和谐发展
教育评价对教育的过程、方法和结果起着一定的指挥和定向作用。对于学校而言,教育评价方法和标准的制定,是实现办学目标,激励师生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目标指标量化管理,是教育评价公平公正的基础
目标管理大家都不陌生。对于目标的指标的科学制定,指标的科学量化就是要落实细节管理的核心。京师时代教科院在多年教育研究的过程中,按照现代化学校标准体系的建设,按照学校的发展规划,制定五年规划,设置相应目标,将所有目标换算成可量化的指标,然后将目标指标分解到每学年、每学期、每月甚至每周,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位员工。这样才能做到学期有目标、人人有指标,指标能量化,量化有考核。全校人人都成为管理者,增加我本管理意识,心中有目标,脚下有方向。
(二)“课程超市”和“五均评价体系”,破除评价唯高分,落实全面发展、全员发展的育人理念
1.“课程超市”,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
兴趣指兴致,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学生的兴趣是自己的兴趣,不是家长和老师的兴趣。学校以“开发学生潜能,突出发展学生个性”为教学理念,开设有美术、书法、陶艺、民乐、3D打印等等40多类课程,学生可以像进入超市一样,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任意选择不超过两门的课程。每个孩子都会在“超市”中找到自信,每天下午第七节课的“课程大超市”,成为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
上图为“课程超市””3D打印及“棋王争霸赛”
办学不到五年,孩子们在全国各级各类比赛中摘金夺银,获奖达650多人次,学校民乐队在佛山市展演中多次获得金奖,在广东省师生现场规范化汉字比赛中,学校师生连获区级、市级和省级特等,全体教师也在区级、市级比赛中频频获奖,学校艺术中心推出的《闪闪红星耀中华》大型舞蹈剧也获得了2021年广东省少儿春晚特金奖。
学校民乐队多次获省市大赛一等奖,大型情景剧《闪闪红星耀中华》在2021年获广东少儿春晚特金奖
2.“五均评价体系”,破除高分论,实现学生的全员发展
在“五均评价体系”的评测中,核心是赋予教师的教学“目标动态指标”,除了看平均分以外,更加注重低分率的多少,注重提高率、达标率的数值。评价标准面向全体,实现整个班级学生水平的提升,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3. “幸运之星”的选拔,给京师附校的全体行政干部、党员同志一个“大考”
从学校的后进生名单中随机抽取三名,然后在全校范围内再随机抽取二名学生,组成一个“幸运之星”小组,每位行政干部和党员随机成为小组的导师,包揽了“幸运之星”的学习、生活、课外活动、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等方方面面。第二年教师节进行“幸运之星”成果展,展示学生的变化和取得的成果,同时也反映了行政干部的教育水平。“干部干部,先干一步,管理别人,先管自己”。
(三)“京师券”评价体系,家校互动,让评价全面、多元、立体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为依据,落实“双减”政策,京师附校探索了一条运用“京师券”对学生多元评价的体系。
1.让奖励更加便捷、让评价更加全面、多元、立体。
“京师券”是制作精美的名片大小的卡片,它也是学校表扬和奖励学生优秀行为的凭证。全体教职工都是学生优秀行为的评价者,每月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表现优秀的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给予奖励发放“京师券”。
周末在家的优秀行为可以奖励,在教室的优秀行为可以奖励,体育活动积极踊跃,运动能力出类拔萃,比赛成绩优异等可以奖励,热爱艺术,兴趣广泛可以奖励,劳动可以奖励,学生在宿舍,在食堂的优秀行为也可以奖励。
因此,“京师券”评价体系是一个全面、多元、立体的评价体系。期末学生京师券的多少,反应出这个学生是否足够活跃、是否足够优秀。
2.让“大超市”成为学生的节日,成为家校合作的纽带。
“京师券”可以零存整取,“京师券”可以抵扣不小心而犯下的小错,而更多的学生则把“京师券”在“大超市”上使用,以体现自身的价值。
京师附校“大超市”成为家校沟通的桥梁,上图左为大超市现场,右为家长志愿者参与学校交通管理
“京师大超市”是学校联合家长委员会,每月举办的学习用品及孩童玩具“购物节”及“跳蚤市场”。家长们自愿出钱出力,筹集了充足的物品作为奖品。同时,作为活动志愿者,做“大超市”的“引导员”“售货员”“宣传员”。这样,学生荣耀,家长幸福。
“京师券”评价体系,家校互动,让学生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庭,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呈现主动进取,积极向善的态势。
学校成为魏书生自学自育学校的典范,魏书生(右中)亲临学校揭牌并担任学校顾问
世界上从来没有最好的教育模式,只有最适合的教育模式。京师附校人进过近五年的积极探索和实践,学校先后被评为“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成为“佛山市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单位”“广东省教育学会现代化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广东教育督导学会理事单位”“全国双语联盟实验学校”“环球青少年大使项目学校”等。2020年3月12日,经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批准,京师时代教科院附属实验学校成为“未来校园智慧研究中心”实验学校。